healyou_icon
改善親子關係

產後憂鬱會影響孩子的情感依附關係?5 個步驟教你如何修復

媽媽討厭自己的小孩

很多新手媽媽在生產後,會出現情緒低落、焦慮或無力感,有些人甚至會想:「我是不是討厭自己的小孩?」這種想法雖然令人愧疚,但其實可能是產後憂鬱症(Postpartum Depression, PPD)的警訊。

👉 進行 產後憂鬱測驗 EPDS,初步了解自己的情況。

根據 O’Hara & McCabe (2013) 的研究,全球約有 10–15% 的女性在生產後出現產後憂鬱。在台灣,衛福部資料也指出,產後憂鬱是常見的心理健康挑戰,若未處理,可能會對親子關係造成長期影響。

那麼,產後憂鬱會影響小孩嗎?答案是肯定的,但只要及早介入,仍能修復並重建親子連結。


產後憂鬱如何影響親子關係?

  • 情感連結困難:媽媽可能覺得與孩子格格不入,難以產生親密感。
  • 過度焦慮或疏離:部分媽媽過度擔心孩子安全,或相反地避免互動。
  • 自我否定與罪惡感:會懷疑「自己是不是不適合當媽媽」。
  • 伴侶關係受影響:若缺乏支持,家庭氛圍緊張,也會間接影響孩子。

 

心理學家 Murray & Cooper(1997)指出,母親的憂鬱情緒會降低嬰兒的依附安全感,增加孩子未來在人際關係與情緒調節上的困難。

討厭自己的小孩

討厭自己的小孩?這是憂鬱,而不是不愛

在網路論壇或諮商中,常有媽媽提到:「有時候我真的討厭自己的小孩。」這並不代表媽媽真的不愛孩子,而是心理壓力與產後憂鬱的表現。

臨床心理師建議:

  • 說出感受:與伴侶或朋友傾訴,不要壓抑。
  • 避免自我責怪:情緒並非母愛不足,而是心理困境。
  • 建立支持網絡:請求家人或托嬰資源幫忙。
  • 尋求專業協助:若持續出現無力或排斥感,應考慮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。

 

👉 立即媒合適合你的心理師

 


 

產後憂鬱會影響小孩嗎?

是的,若未治療,可能帶來以下影響:

  • 情緒模仿:嬰兒會模仿主要照顧者,若媽媽長期低落,孩子也可能出現焦躁或退縮。
  • 依附關係不穩定:親子互動減少,影響孩子的安全感。
  • 發展遲緩風險:Field (2010) 的研究指出,長期缺乏情感互動的孩子,在語言與社交發展上可能落後同齡人。

👉 但好消息是:及早介入治療與支持,能大幅降低風險

改善親子關係

改善親子關係的 5 個步驟

  1. 覺察與承認:承認自己正面臨產後憂鬱,而非逃避。
  2. 伴侶支持:爸爸分擔照顧責任,傾聽媽媽心情,避免責怪。
  3. 心理治療:認知行為治療(CBT)、人際心理治療(IPT)已被證實有效。
  4. 藥物治療:醫師評估下,部分抗憂鬱藥物可安全於哺乳期使用。
  5. 親子互動重建:透過肌膚接觸、眼神交流、輕聲對話,逐步強化親子連結。

常見問題 FAQ

Q1:產後憂鬱與產後憂鬱情緒(baby blues)有何不同?
A:baby blues 在產後兩週內會自行緩解;若症狀超過兩週並影響功能,就可能是產後憂鬱。

Q2:討厭自己的小孩,是不是代表我真的不愛他?
A:不是,這多半是憂鬱與壓力導致的情緒,不等於缺乏母愛。

Q3:產後憂鬱會影響小孩嗎?
A:會,可能影響孩子的情緒與依附關係。但及時治療後,孩子仍能健康成長。

Q4:產後憂鬱多久會好?
A:依症狀而異,約 3–6 個月可見好轉;若嚴重,可能需要更長治療期。

Q5:爸爸能怎麼幫忙?
A:分擔照顧、給予情感支持,並鼓勵媽媽尋求專業協助。研究顯示,伴侶支持能顯著降低憂鬱復發率。


參考資料與文獻

  1. Murray, L., & Cooper, P. J. (1997).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child development. Psychological Medicine, 27(2), 253–260.
  2. Field, T. (2010). Postpartum depression effects on early interactions, parenting, and safety practices: A review.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, 33(1), 1–6.
  3.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. (2013).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(5th ed.).
  4. O’Hara, M. W., & McCabe, J. E. (2013). Postpartum depression: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.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, 9, 379–407.
  5. 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(2022)。《產後憂鬱與心理健康照護指引》。

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(2020). Maternal mental health.

相關文章...